Thursday, March 15, 2007

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 (Elisabeth Kubler-Ross) 和她的生死學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M.D. 1926 - August 24, 2004)是知名的生死學大師,以著作《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引起國際重視而聞名全球。她曾協助無數瀕死病患安詳面對死亡,晚年更致力於愛滋病感染兒的關懷與照料。


生命的願力

幼年時期的庫伯勒-羅斯有一次大病經驗,當時她的住院過程 - 冷冰冰、醫療人員的態度讓她瞭解到對待一個病人並不能夠只把病人當成一個物件來看待,而必須以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人道態度來面對之。另外,由於家人的照顧、安慰和關愛,使她能夠從大病當中康復,也讓她瞭解了「關懷」是全世界最好的藥。


死亡印象

在醫院當中她結識了隔壁病床的一個小女孩,她們時常睜著澄澈的眼睛注視著彼此,即使不說一句話,同樣感受到對方的友誼與親近。有一天那個小女孩告訴她今天晚上就要她離開人間了,天使們會迎接她。這是她第一次如此接近死亡,並且明白那並非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她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班上來了一位新同學蘇西,然而,幾個月後蘇西卻突然得了腦膜炎。村民們由於醫學知識的不足,十分畏懼病菌的感染,因而在這家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以冷淡的態度視之。羅斯永遠無法忘記,蘇西病逝的那天,蘇西臥室的窗簾被拉下來,房中一片陰暗。這讓羅斯感到無比難過,她想到蘇西在臨終前被隔絕在屋子裡,接觸不到陽光、鳥兒、樹木及其他大自然的美好。

羅斯家族中一位親友的逝世則留給她較為正面的印象,那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農夫,從蘋果樹上摔下來將脖子摔斷,不久於人世。當醫院的醫生告訴這位農夫這個傷無法醫治的時候,他便要求大夫能讓他回家。於是,家人與親友圍繞在他的床邊與他道別,四周圍擺放了野花,窗外是他的田地和果園。羅斯在他身上看到了尊嚴、愛心和安詳。這些經驗讓羅斯體驗到,即使死亡不是人類所能控制的,但只要選擇得當,就能夠死得很有尊嚴。


「愛」的責任

在她十三歲時,納粹的恐怖侵略行動開始在各地展開,即使瑞士並未如波蘭那般遭受蹂躪破壞,羅斯仍每天向上帝祈禱,她期望自己能趕快長大去幫助波蘭的人民。在她十六歲時,她們三胞胎姊妹參加了堅信禮,牧師賜予了她們每一個人一個足以代表她們的字。她的妹妹分別得到「信」(faith)與「望」(hope),而她則得到了「愛」(love)。在那個戰亂冷漠的時代,羅斯接受了牧師賜予的字,並把它當作一個禮物和榮譽,最重要的是,她把它視為一項責任。


學醫之路

一心想當醫生的她克服了萬難到一間生物化學研究所任職,在那裡她勤奮學習各種生物與化學的知識。之後,她又到了蘇黎世郡立醫院皮膚科檢驗室。有機會照料一群感染末期性病的娼妓,在過程中發現她們非常和藹、心地善良,她體會即使這些娼妓飽受家人和社會唾棄,她們渴望友情和別人的關愛,這使羅斯日後面對更惡劣的情況時,懂得如何妥善因應。


愛的行動

日後她又參加了「國際和平志願工作團」,到世界各地去幫助人們重建戰後破損的家園,其中最讓她感到震撼的是,她遇見了一位曾被關進集中營的女孩歌妲。這位姑娘原本要被送入毒氣室受死,卻奇蹟般的逃過一劫。她的家人全部都死亡,她艱苦地努力生存只為了將納粹的暴行公諸於世。然而當集中營最後終被解放時,她卻不願把往後寶貴的一生都浪費在發洩仇恨上。羅斯親眼目睹這位煎熬過納粹煉獄的女孩,最終選擇了寬恕和愛。歌妲說:「如果我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從仇恨和冤冤相報轉化成愛心和憐憫,那麼我這條僥倖撿回的生命,就會有價值。」


夢想成真

羅斯終於成為一位醫生。為了要幫助病人真正解脫痛苦,她除了治療他們身體的病痛,並且以愛與關懷來化解他們心中的悲苦。她看出病人、病人家屬、甚至是醫生,都不知道該用何種態度去面對死亡,因此羅斯開始研究生死課題,她觀察許多的個案並且舉行各種研討會,從中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她據此發表了《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協助許多瀕死病患安詳面對死亡,撫慰了無數臨終病患親屬的心。


回應及省思

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即使看到許多斑駁、許多不安、許多混亂,卻不自覺的以一種冷漠的態度去面對它。義行成為生活之外的神聖美德,而不是與生俱來的使命感。當我們看著螢幕上每天播映的痛苦哀嚎時,除了悲嘆然後忘記甚至抱怨,是否也感受到自己該做些什麼來填補這個世界的裂痕呢?在一封寫給癌症病童的信件中,她提到了對生命的看法:做完了我們奉命來到人間從事的工作,我們就可以脫離囚禁我們靈魂的身體,像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時機成熟時,我們就會拋棄肉身,擺脫病痛、恐懼和人生的一切煩惱-逍遙自在,宛如一隻飛回上帝身邊的彩蝶......


想了解更多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的生死學,您可以閱讀:
《天使走過人間》,Kubler-Ross Elisabeth著/李永平譯,天下遠見,1998
《最後一程》,Kubler-Ross Elisabeth著/王伍惠亞譯,基督教文藝,1988

20 Comments:

At 9/25/2006 12:12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老師您好
我是這學期開始修您的生死學 這門課
之所以選這門課 是因為上個學期
我ㄧ個朋友過世了 我真的很難過
第一次面對朋友的逝去
第一次這麼接近的面對死亡
讓我真的覺得很害怕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可以很坦然的面對死亡
可是真的面對的時候
我卻深深的發現 我放不下
多少次在夢裡 我都夢見朋友還是好好的活著
我明明才21歲
她也是
為什麼會這個樣子??!!
我想我需要更了解死亡
更清楚的找到人生的意義
現在
我還是很害怕死亡
可是 我總覺得我需要去面對我的恐懼
這樣 我才可以新生~!
希望這一個學期 我會有很多的收穫 ^^

 
At 9/26/2006 10:59 PM, Blogger Simon T.S. CHANG said...

謝謝鈺庭及玟妤的回應. 願以下的flash能帶給您們一些慰藉.

http://iack2002.myweb.hinet.net/keep_walking.swf

 
At 9/27/2006 5:24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After i finish the article, the concept about "concern" really could be the best remedy for patients and it can also correspond to a movie named [Path Adams]. Sometimes the resentment will exist within some conflict among family but i do feel that the best way is let it go and them i will be happy for the rest time.
492120272

 
At 9/27/2006 8:42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雖說活著是生命的延續,也是死的進行,而死亡只是一個過渡,從這一世過渡到一個沒有病痛、沒有煩惱的世界,但我還是害怕面對死亡,不管是自己、親人或是朋友,我想我還是會不知所措,以及如何幫助、安慰面臨生離死別的朋友,希望往後能在這堂課或是這裡學習更多的東西。
492211748

 
At 9/29/2006 1:30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老師你好:
會選這門課是因為最近遇到一些事使我不了解生與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怎樣的態度與做法才會讓我感覺活著,否則我只是空殼.
有時覺得死亡是否真是一種解脫,亦或是那是另一個苦痛的開端,我只是從這個坑跳進另一個坑,並沒有真正的逃脫出來!
希望能藉由這門生死學,讓我知道為什麼人要活著,苦痛存在時為什麼還要活著.

 
At 10/13/2006 10:29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老師您好:
死亡真正的意義對我來說還是太遙遠,或許可能要等到真正面對到死亡時才能真正的了解它的意義,在不久前,我面臨了親人離開的情境,對我們全家人來說這件事是非常意外和突然的,再一些隆重的儀式之後,我彷彿看到了人的一生,不管他活這的時候是多麼的努力,多麼的有錢,擺脫那副臭皮囊之後剩下的只有那附傲骨,生不帶來死也完全帶不走,唯一能留下的只有人們對他的尊敬。人最終都得面對死亡,最終也會什麼都不剩,所以死亡對我來說並不可怕,我害怕的是留下來的人需要面對的一切,或許我對死亡還不太了解,希望可以在這堂課學到更多!!

 
At 1/05/2007 3:16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老師您好:
想當初會選這門課的原因是因為叔叔得了癌症
記得每次去看叔叔我都難過到不知道該說什麼話只能默默陪著他
一直到今年的11月 叔叔還是走了
從那之後 我常在想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
記的老師常說 生活要有目標和活的要有意義
可是我發現自己還沒找到 倒是對人生充滿了悲觀和負面的思想
我想老師說的那四個階段 我正在經歷著而且我覺得我需要的時間要很長

這堂課程已經邁入尾聲 很捨不得
雖然這是我第一次留言分享
可是每次上課我都很專心的在聽老師給我們的一切 很精采 也很感動...

最後還是感謝老師精采的上課內容^___^

 
At 1/18/2007 10:45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應數四統資 楊俊傑 492211691)

學期快結束
我家人因工作發生了燙傷
看到會有點想哭
如果沒有閃過,可能就會失明或者臉部受到燙傷
不過還好有閃過,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生死真的一瞬間
那天上課回家,發現家裡氣氛怪怪的
才知道發生了燙傷
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天

修了一學期的課
學到許多生死學的不同看法與觀念
受益良多
感謝老師的教導!

 
At 3/20/2007 1:02 AM, Blogger  said...

上面那個是我試用的

哈~~生命是非常珍貴的一項使命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不要太害怕死亡
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
不必過分去太在意(死掉)!
因為當我們專注在這焦點上!
也就更害怕了~~
因此我們要好好把握此時時刻的每件事情~
不過我做不太到~~哈~~

死亡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很恐怖
每個人都希望身邊的人不要死掉~
不過不太可能~因此~

當我們身邊有一個好友~我們要好好珍惜
當我們身邊有一個情人~我們要好好愛他
當我們週遭環境不錯時~我們要好好惜福

我想這應該是大家很難做到的事情
不過共勉之~~這樣大家都很幸福喔~
哈~~~

 
At 3/26/2007 8:34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Hello,teacher:
我是這在靜宜最後一學期修您生死學這門課的眾多學生之ㄧ,每次要選課時,我都會上學校的教務服務去看老師們po的課程綱要,我對於您所設定的教學內容頗感興趣,且也讓我想起...以前大二上石致華老師的『人生哲學』之宗教的通識課時,繳交的作業報告當中,其中有兩項至今讓我十分印象深刻。

那兩樣東西的題目是:「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後24小時」and「遺書」。

這是我第一次關心且認真看待自己的生命之規劃。因為之前我總是覺得"年輕就是本錢!"~死亡離我還十分遙遠,何必想那麼多?!

可是後來....身邊漸漸發生了某些變化,後來也有去找些相關的書籍來閱讀,透過閱讀,經由別人的建議(例如:《死前要做的99件事),or臨死前作者的經驗分享(如:《追逐日光》...等書),我也才懂得如何重視生命以及對生命的重新審視。

再加上,今年寒假我看了著名日劇"1公升的眼淚",老天!!....相信多數人都哭了不止1公升的眼淚吧!!!~~~~~ =.=

總之,希望這學期的收穫也很多。

 
At 5/30/2007 4:58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文章中歌妲說的這一段話,讓我很感動:「如果我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從仇恨和冤冤相報轉化成愛心和憐憫,那麼我這條僥倖撿回的生命,就會有價值。」

雖然法律上的生命,是可以用金錢來換算的,(ex:撞死了一個人要賠多少錢。)但在現實生活中,生命的價值,應該視"付出"與"接受"的多寡而定,付出是一門學問,相對的,接受也是,越能夠身體力行付出與接受,我想應該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體悟,可以看到有別於鏡子中的那一個皮囊,得到更靠近自己靈魂的機會。

 
At 10/05/2007 8:49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想分享一些想法...

在文末的回應與省思中,老師提及了現今社會人們總以一種冷漠的態度去面對不安與混亂,這讓我想起一段歌詞:

「多久沒有說我愛你,多久沒有擁抱你所愛的人。當這個世界,不再那麼美好,只有愛可以讓他更好。我相信,一切都來得及,別管那些紛紛擾擾,別讓不開心的事,停下了腳步。就怕你不說,就怕你不做,別讓遺憾繼續,一切都來得及……」

冷漠這種現象,我想是因為「愛」不見了,這使得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離。庫伯勒-羅斯從她的經驗中,體認到了這個愛的重要性,也發現了「關懷」是最好的良藥,而這種關懷和愛他人的心,我想正是人們免於恐懼死亡的原因。

庫伯勒-羅斯用愛與關懷與人相處,這能讓世界變得更好,這也是為何我想到這段歌詞的原因……我們為什麼要吝嗇的不去告訴身旁的人我們愛他?不去擁抱我們所愛的人?如果有一天,我們所愛的人將離我們遠去,這將會留下多大的遺憾?只要我們能將關懷付諸行動,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我們也不會恐懼分離。分離的時候,難過痛苦是必然,但彼此所共有的回憶卻是無法抹滅的,我想這是活著的人最感欣慰的部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而不要事後去後悔、去惋惜。

死亡是生命所必經之過程,有生必有死,用對正確的態度面對死亡,就不會感到害怕。而我覺得要免於恐懼死亡,必定要先學會活著,人要活得有意義,因為這兩者是永遠相對存在的。身為醫生的庫伯勒-羅斯用醫學治療了人們生理上的病痛,也用關懷和愛治療了他們心理上的創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她知道活著時她所該做的事,所以她了解面對死亡。

試著以關懷週遭的人、事、物為出發點,最重要的是要用實際行動去實踐,我想這能使我們認識生命而免於害怕死亡。

 
At 10/07/2007 8:13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老師
看了伊莉莎白 庫柏勒-羅斯的一生
了解到羅斯從小就遇過許多生死邊緣掙扎之人
進而體驗人在絕望中仍人需要溫暖
而我從小可說是從未遇到過
雖未體驗 但從今卻會開始思考學習
學習體驗垂死之人仍想抓住一曙光明的心情
進而感與關懷 勇敢面對
給與病人勇氣 也給自己勇氣
讓自己勇敢走下去
因為病人需要你的支持 才能往前走
走到光明的路上

 
At 10/08/2007 10:23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原來死亡並沒有我本來想像的這麼可怕,重要的是把生活過的多彩多姿,希望上了這門課後能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更明白!!

 
At 10/09/2007 4:40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生死學這課題
讓人了解到人終究難逃一死
所以在於死亡病不可怕
伊莉莎白˙庫柏勒-羅斯
的生死學中,也提出了不延長死亡的觀點
實令人懂得尊重病人...

 
At 10/10/2007 1:04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老師您好
宗教說人死後會有天使來接我們
或是會往西方極樂世界等等...
我總覺得這只是安慰人的話
但在經歷親戚癌症去世後
我開始思考信仰的必要性
希望上完這門課
我可以知道如何坦然地面對死亡

 
At 10/11/2007 12:41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話說之前上課時老師問說
要不要上生命禮儀之類的
我有舉手
原因是我家爹親的年紀跟一般人的爺爺差不多
打從小時候就一直在擔心
老爹不知哪天會突然就不在了
長到那麼大
連哪天拜哪個神之類的都搞不清楚
更別說將來可能要擔起喪葬事宜
雖然當然是希望那天不要來
但是若真的到那時候
希望自己能讓他走好
......哇咧.有種越講越擔心的感覺
爹!你要好好撐著啊!!

我相信活著才有未來
死了就回歸於無.什麼都做不到了
但或許上完這門課
我可以找到除了無之外的什麼也說不定

Sin2007

 
At 10/11/2007 12:58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這週老師上課提到關於安寧療護究竟是延續生命或是拖延死亡時,想到了之前通識課所看的黑澤明的《夢》中的第十夢<水車鄉>,那是一個關於尊重自然並歡慶死亡的夢,人們過著返樸歸真的日子,去世時全村高興的送葬、慶祝,並在水車旁石上,放置野花紀念死者。老師可以看看這個夢喔^^也許真有人是以高興的心情來面對死亡的…

 
At 10/15/2007 11:06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去年爺爺過世時的傷心感覺現在已經淡了,或許是時間真能撫慰傷痛;也或許是自己以前不太正是和爺爺相處的點滴。高中時候,生活重心一直放在和朋友的人際關係相處上,對那時沒有什麼殘存的記憶。只知道從小爺爺和奶奶都很疼哥哥和我,國小時有好幾年騎著腳踏車幫我送午餐,而後國高中並沒有特別注意和他們的相處,沒有留下回憶。高三時繼奶奶生病(送療養院)後,爺爺也罹患攝護腺癌,暑假的那段時間常陪他去做化療(家人不敢告訴他,只說是要去做運動),那是爺爺能自己走動的最後一段時期,之後就一直臥病在床。又之後爺爺的性格和脾氣漸漸變了,我開始害怕面對他。到現在都很後悔在他走的那個早上(甚至於後悔自己有機會卻吝於給予關懷),沒能來得及見上最後一面,聽母親的敘述,爺爺在走的前一晚有些異常,但我們都未曾留意;而那天早上送上救護車前,爺爺早已沒了呼吸心跳,那時我不知到情況危及,還在樓上的窗口目送遮救護車鳴笛而去,不知道爺爺這一走就不會再回到這個家了。 傷心的感覺是因為選擇不去回憶才淡了,如今寫著寫著不禁紅了眼眶。將來一定還會遇到生老病死,希望能在課堂上分享和體會更多人生和生命的課題,學習正確的知識觀念和態度,以後不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來。

 
At 10/15/2007 11:15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去年爺爺過世時的傷心感覺現在已經淡了,或許是時間真能撫慰傷痛;也或許是自己以前不太正是和爺爺相處的點滴。高中時候,生活重心一直放在和朋友的人際關係相處上,對那時沒有什麼殘存的記憶。只知道從小爺爺和奶奶都很疼哥哥和我,國小時有好幾年騎著腳踏車幫我送午餐,而後國高中並沒有特別注意和他們的相處,沒有留下回憶。高三時繼奶奶生病(送療養院)後,爺爺也罹患攝護腺癌,暑假的那段時間常陪他去做化療(家人不敢告訴他,只說是要去做運動),那是爺爺能自己走動的最後一段時期,之後就一直臥病在床。又之後爺爺的性格和脾氣漸漸變了,我開始害怕面對他。到現在都很後悔在他走的那個早上(甚至於後悔自己有機會卻吝於給予關懷),沒能來得及見上最後一面,聽母親的敘述,爺爺在走的前一晚有些異常,但我們都未曾留意;而那天早上送上救護車前,爺爺早已沒了呼吸心跳,那時我不知到情況危及,還在樓上的窗口目送遮救護車鳴笛而去,不知道爺爺這一走就不會再回到這個家了。 傷心的感覺是因為選擇不去回憶才淡了,如今寫著寫著不禁紅了眼眶。將來一定還會遇到生老病死,希望能在課堂上分享和體會更多人生和生命的課題,學習正確的知識觀念和態度,以後不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來。

 

Post a Comment

<< Home